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资源 > 教学资源 > 正文

随州职业技术学院“十二五”专业建设规划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17-07-13 】

随州职业技术学院“十二五”专业建设规划

(2011-2015年)

随职院发[2011]15号

为保证我院“十二五”期间专业建设健康和可持续发展,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,根据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、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(2011—2015年)》和《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1——2020年)》,结合湖北省和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特制定本规划。

一、背景分析

(一)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分析

根据湖北省“一带两圈”经济发展战略,随州市确立了“把握一条主线、推进两大任务、抢抓三大机遇、实施四大战略、建设五大名城”的发展战略,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线,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“两大任务”,抢抓沿海产业转移、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、湖北“两圈”建设“三大机遇”,紧紧围绕“四个随州”建设,积极实施工业强市、农业立市、开放活市、旅游兴市“四大战略”,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、生态山水名城、宜居创业名城、专用汽车名城、特色农业名城“五大名城”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湖北省将在电子信息、汽车、钢铁、有色金属、石化、纺织、装备制造业、船舶、轻工、物流业十大重点产业实行调整和振兴,随州市将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、医药化工、纺织服装、轻工食品、电子信息产品等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力度,这些都为学院“十二五”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,同时也为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,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供了更大的平台。

(二)专业建设现状分析

学院从2002年建院初的8个专业,经过短短9年的发展,现拥有37个专业,在校生达到6000余人。“十一五”期间共建成17个专业,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更名改造了9个专业。现有专业分布在农林牧渔、交通运输、土建、制造、电子信息、轻纺食品、财经、医药卫生、旅游、文化教育、艺术设计传媒11个专业大类,构建了旅游、汽车、护理、服装、建筑、电子6大专业群。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专业、2个省级试点专业、2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(支柱)产业计划专业、1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,2门省级精品课程、1个省级教学团队、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、1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、6个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工作岗位、1项省人民政府认定的教学成果奖、50余项学生技能竞赛奖,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,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(三)存在的问题

“十一五”期间,正是全国高职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轨的重要时期,由于学院2005年迁入新校址,百业待兴;2007年由股份制转变为政府办学,重新拨正了航向。“十一五”期间学院在硬件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,但内涵发展的许多机遇没有很好地把握,对新的高职思想和理念学习落实不够,改革的步伐不大。主要表现在:

1.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,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需要突破和创新,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。

2.专业结构布局与地方主要产业布局没有完全匹配,专业设置缺乏政府的引导和行业的指导,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没有完全形成。

3.师资水平是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,专业教师的“双师”素质亟待提高,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教学课时较少,少数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中影响力不够,少数专业教师缺乏一线的实践经验。

4.经费投入不足,财政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没有建立,专项建设资金得不到保证。

5.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社会参与度不够,缺乏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。

二、指导思想

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,坚持育人为本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,以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1—2020年)》、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(2011—2015年)》、《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1—2015年)》、《随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》和《随州职业技术学院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》为纲领,以服务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,走产学研用的发展道路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提高质量为核心,培养面向生产、建设、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。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,针对区域、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(群)的任职要求合理设置专业,不断优化专业结构,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,灵活设置或调整专业方向。坚持“以用立业”,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情况,建立以重点(特色)专业为龙头、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,发挥重点专业的示范作用,打造特色,争创品牌,推动我院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。

三、建设原则

(一)可行性原则

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正确处理好已有专业和拟新增专业的关系,既要科学分析和正确预测实际需要,又要客观分析已有专业基础和建设能力,立足实际,实事求是。同时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,灵活设置专业方向,着力在加强技能型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上下功夫,大力培养适应地方支柱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服务业等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。

(二)特色化原则

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,对专业的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改革,把过去比较单一的,限于课程和教材层面的教学改革整合到专业层面上,构建更加注重素质教育,融传授知识、培养能力为一体,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。大力加强各专业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建设,加强课程、教材、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,努力形成专业特色。

(三)循序渐进原则

处理好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,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。处理好整体发展与重点建设的关系,突出重点,在培养规格、课程设置、师资配备、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。做到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、课程建设、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,以重点带一般,促进整体协调发展。

四、具体目标

主动适应区域、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以校企合作共建为抓手,努力实现“四个合作”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力争在校生达到10000—12000人,国家级重点专业达到1-2个,省级重点专业达到5个,院级重点专业达到12个,建成40—4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,完善旅游、汽车、护理、服装、建筑、电子6大专业群群和拓展机械、财经等新的专业群,“双师”素质教师达到85%,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学时达到40%,国家级标准精品课程3—4门,省级精品课程10门,院级精品课程50门,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达到1—2个,省级实训基地达到3—4个,校年均技术服务收入不低于200万,年培训量达到在校生的1.5倍。在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、地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、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等方面争取有所突破。

五、建设内容

(一)优化专业结构

改革专业设置管理办法,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机制。面向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、传统支柱产业和随州市重点产业,特别是节能环保、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武汉城市圈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点产业,改造专业设置,拓展专业口径,调整专业方向,优化专业结构。

(二)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

每个专业至少选1—2个合作基础较好的企业,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,探索出具有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。在专业共建、课程共建、师资队伍共建、实训基地共建、教材开发、顶岗实习、学生就业、人才培养评价以及技术研究、开发,行业和社会技能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。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同时,建立由政府、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董事会,二级教学业务单位要积极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决策议事制度,各专业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,形成多方参与、多方建设、多方评价的管理评价机制。

(三)重点(特色)专业建设

根据湖北省和随州市产业结构特点,以省级特色院校建设为契机,以重点(特色)专业为龙头,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新体制新机制,搭建专业管理平台,并以此为基础,进一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,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共建专业教学团队,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,共同开发课程,为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、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全社会终身学习服务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力争国家级重点专业达到1—2个,省级重点专业达到5个,院级重点专业达到12个。

(四)人才培养模式改革

以社会需求改革为依据,明晰人才培养目标,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学院层面有总体人才培养模式,各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,提出具体可行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,总体人才培养模式统领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,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又支撑丰富学院总体人才培养模式。并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,带动教学改革,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、灵活性和开放性。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。

(五)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

一是全面推进课程标准制定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(群)任职要求,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,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,并依此制定指导各门课程的基础教学文件,保障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。二是大力推进课程开发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基础,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,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,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实施100门左右优质左右工学结合课程。三是加强课程建设的指导与评估。高度重视工学结合课程实施条件的建设工作,推行工学结合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制度,完善国家、省级、院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,逐步形成精品课程的认定与淘汰机制。国家级标准精品课程达到3—4门,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0门,院级精品课程达到50门。四是教材建设。大力开展教材研究,积极探索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改革,组织院级、省级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推荐与建设工作。完善教材评审、评价与选用机制,加强教材建设和选用过程管理。结合重点(特色)专业建设、精品课程建设,校企合作共同开发50本校本特色教材,形成支撑专业教学改革的系列特色教材。

(六)师资队伍建设

按照“一般教师——双师素质教师——骨干教师(课程负责人)——专业带头人——教学名师”的思路,校企合作共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。一是坚持双专业带头人制度,确保每个专业有1名企业专家和1名专任教师共同担任带头人;二是坚持专业课程双负责人制度,每门工学结合课程有1名企业方面负责人和1名校方负责人共同担任课程负责人;三是不断提高专业教师“双师”素质,改善师资队伍的“双师”结构,“双师”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5%;四是扩大兼职教师库,兼职教师库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.5:1,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达到40%,新增“楚天技能名师”教学岗位8——10个;五是坚持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制度,抢抓“十二五”期间国家和省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培训的历史机遇,增加教师企业经历;六是继续推行教师学历和职称提升工程,大幅度提高“双高”比例;七是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,建设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-2个,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-4个,院级优秀教学团队6-8个。

(七)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

以能力培养为本位,以学生为主体,以教师为主导,大力推行“项目导向、任务驱动、项目教学、案例教学”等教学方法;倡导教师积极利用校内外的虚拟车间、虚拟工厂、虚拟工艺或企业现场,创新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,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,倡导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,提高教学效果。

(八)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

积极引进企业进入校园,建设“校中厂”,在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园区和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开辟教学区域,建设“厂中校”。不断优化校内实训基地的体系结构、制度机制、文化氛围,形成融教学、生产、培训、鉴定、研发等“五位一体”8—1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。加强与行业企业广泛联系,再建150个左右合作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。力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达到1—2个,省级实训基地达到3—4个,年培训量达到在校生的1.5倍,校年均技术服务收入不低于200万。

(九)教学管理机制建设

创新管理理念,理顺两级管理体制,加强教学管理目标考核,把职、权、利进一步下放,增强二级教学部门的自主性和责任性。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,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、“多证书”获取率与获取质量、职业素质养成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、顶岗实习情况、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、企业满意度、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,定期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工作评估,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。校企合作开发系列化教学管理应用系统,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共建、共管、共享。

六、建设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

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,强化对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;各院(系)制订详细的专业建设规划,各专业制订本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和具体目标,确保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围绕规划正常、有序地开展。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工作会1-2次,交流和总结经验。

(二)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投入

包括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,特别是专项建设经费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配套。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实训室、实习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同时包括课程建设、教材建设、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投入。2011—2015年期间,学院学费收入的10%以上资金用于专业建设,并逐年有所增加。保证学院重点(特色)建设专业和精品课程的经费投入,每个重点(特色)专业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50万元;一般专业年均投入经费不少于20万元。

(三)加强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

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、修订及实施管理,严格各项教学管理制度,加强教学运行规范管理,确保人才培养质量;根据专业发展趋势与专业定位,面向市场,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,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、专业课程标准、专业教学标准,完善“三方参与”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。

(四)坚持开展专业评估制度

完善专业评估制度和院级重点(特色)专业评审制度,特别是重点(特色)专业、新增专业建设的检查评估制度;配套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措施,形成有效的专业竞争机制。